时间: 2023-12-22 17:18:40 | 作者: 开云直播篮球
近年来,无论是创新型科技制造企业,还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在努力应对持续的全球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也在从不同层面摸索、探寻“中国制造2025”的实践之路。
世界经济论坛近期研究报告表明,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超过500万人将面临失业。这一研究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就业形势的担忧,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球大约四成年轻人认为,今后10年内机器将胜任他们所做的工作,而发达经济体的年轻人对就业前途更为忧虑。
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飞跃都会造成大批传统行业的衰落和新兴行业的兴起,从而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农业部门就业人数急剧减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产业革命结束时,英国农业总体的就业人数下降了76%,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部门快速的提升,煤矿、纺织业的就业增长幅度也达到50%左右。19世纪70年代,以电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汽车制造、电力机械等新兴起的产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释放了大批劳动力。传统部门如纺织业等就业人数开始减少,劳动力开始向新兴起的产业部门转移,服务业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促进了航空工业、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产业体系也发生重要变化:服务业跃升为第一位,农业产值比重进一步下降,工业产值比重呈先升后降趋势。以美国为例,到1998年,美国农业就业人口只占总劳动力的2.7%,制造业就业人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逐步下降,目前占比不到10%。同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迅速,成为吸纳就业的最主要领域。
从历史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就业总量增长,而且促使就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的200多年间,随着人口持续不断的增加,全球就业总量保持着上涨的趋势,劳动力实现了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起的产业的转移。同时,劳动者的就业形式和劳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理论上来讲,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机制是多层次的,从微观到宏观逐步扩大,包含“生产—工厂—公司—行业—地区—部门—国家—全球”。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技术的重要特征是对人力的替代,新技术的应用、管理方法改进带来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产生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直接引起就业量减少、失业增加。从行业层面来看,同一行业中采用新技术的前后时间不一,技术创新涉及技术扩散、产出增加,一般会形成行业内的劳动力转移。从地区层面来看,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引起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劳动力从传统制造业部门转向高科技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部门层次,则体现为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长期转移趋势。从宏观经济、国家层次来看,技术能降低最终产品价格,增加实际收入,还能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外需,从而促进就业增长。最后,从开放经济视角来看,技术进步常常和国际劳动分工相联系。
技术进步引起的就业减少效应可能在短期内表现显而易见,从长久来看,技术进步更多的是促进就业转移和增加。技术进步与劳动市场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即不仅技术进步对就业有影响,而且劳动力市场对技术进步也有反馈作用,并根据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调整和适应其发展。对劳动者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的教育培训,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的扩散,加快技术进步的发展速度。在技术进步条件下,高度复杂的生产流程、组织管理等都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慢慢的升高,技术进步进而影响就业结构,使得高技能劳动者的占比逐渐提高,工资报酬因技能回报率的提高出现两极分化,劳动市场向着高级化的方向进化以适应发展需要。
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在短期内或许“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从长久来看,技术进步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增长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而且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结构改善和经济迅速增加。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平衡好各项发展政策,勇敢地迎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
技术进步通常是技能偏向性的,即相比低技能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受益更多。技术进步一方面对就业岗位产生“创造效应”,即新产生一批管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但另一方面则会对就业岗位产生“替代效应”,一些程序化、较少需要创新力的就业岗位,由于很容易被技术拆解为具体的机器动作而被替代。剑桥大学教授大卫·奥托尔研究之后发现,美国和东欧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已然浮现这种两极分化现象。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自动化,导致对中产阶级劳动者的需求下降。
技术进步必然要求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不断的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年龄人口随年纪的提高,受教育程度降低,在20岁年龄组,中国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比美国低3.6年,而在60岁年龄组比美国低7.6年,这样的人力资本水平很难满足市场需要,并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而显得愈发突出。
按照有关专家估算,在我国如果劳动者从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就业转向资本密集型就业,要求其受教育水平提升1.3年;转向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就业,要求其受教育水平提升4.2年;即使转向第三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就业,也要求受教育水平提升0.5年。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受教育水平低的劳动者将会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脆弱群体。更加重视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具有与产业体系变化相适应的能力和高端就业技能的劳动者,是顺应经济转型升级、防范失业风险的重要手段。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本世纪以来,欧美国家掀起了新一轮提高教育质量的浪潮。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到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都反映出老牌高等教育强国努力的新方向。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主要经济体对高等教育引领创新发展的期盼更加紧迫。其共同做法是,注重人才教育培训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当下,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过快而应予以限制的政策建议值得警惕。日本上世纪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日本的高等教育伴随其经济赶超发达国家经历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招致社会批评,政府为顾及民意,故意放慢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结果导致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高等教育被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远远抛在后面,在上世纪90年代人口红利消失后,由于缺乏足够的高素质人才,国家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进而时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状态,日本陷入“失去的20年”与创新不足有很大关系。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从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来看,他们都将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德国、瑞士等国适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达到70%—80%,其他欧美国家也在60%以上,而中国在2015年也只达到40%。我国应当从中长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出发,加大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力度。一是要改革升学考试制度、人事制度、劳动制度等,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化。二是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三是要构建就业前后教育链。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和条件,保障人们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这样才可以保障劳动者适应岗位的变动和技术能级提升的速度。
伴随着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就业人群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低收入、低技能岗位向高收入、高技能岗位转移,以及就业途径的多元化,是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普遍经历的过程。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体系变化推动了就业结构的升级。近年来制造业中的高科技产业,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提升,带动了劳动者薪酬水平的整体提高。
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已经凸显,因产业体系变化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一现象并非发展中国家独有,即便是在最发达的美日欧,金融危机之后全力发展新兴实体经济也面临明显的“技能缺口”,通过对劳动力的再培训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作的技能需要,是很多发达国家缓解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
科技创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生产关系,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专业化和垂直解体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小企业慢慢的变成了各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方法。美国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到了总就业人数的约60%,且近年来有2/3的新增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欧盟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到了总就业人数的近70%;日本中小企业也吸纳了70%以上的就业;我国中小企业则创造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发展对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就业的作用被认为是各国政府支持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成本上升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培养核心能力,为顾客提供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将成本优势战略转向技术优势战略,是中小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也是进一步释放吸纳就业能力的必要条件。
科技创新促进了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对就业者提出更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同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也为灵活性更好的就业形式的出现提供了空间、创造了物质条件,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自营就业等,正在成为各个国家新增就业的重要形式。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20世纪90年代,也是非正式就业发展迅速的时期。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欧盟新增就业中有约1/5是非正式就业,西班牙非正式就业人数占到了30%,荷兰的非全日制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一度超过40%,英国新增就业的约1/3都是临时就业,美国作为全球信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远程就业人数的年增速一度超过50%,在世纪之交就已超越1500万。2000年以后,我国电子商务逐渐成熟,开辟了巨大的就业渠道,仅淘宝电商就直接带动超过300万人就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每年有近2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自身创业,电子商务、信息软件、生物科学技术等科学技术创新催生的行业是其最热衷的创业领域。
科技创新还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就业不足的重要手段。老龄化社会是全世界一同面对的问题,一些欧洲国家人口负增长已经持续多年,就业人口不足造成经济下滑;源源不断的移民是美国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但即便如此,美联储也指出老龄化已成为与高失业率同等重要的问题。在老龄化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不仅仅可以改善老龄人口的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能够在所有的领域代替人类劳动者,从而保障经济社会在就业人口比重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实现发展和增长。